時間:2025-10-13 23:48 來源:日照新聞網 編輯:王聰
在商業世界的法則裡,有人追逐風口,有人深耕價值,而在八桂大地上,一個以『愛』為基石的商業樣本正悄然生長,從一顆柑橘的甜蜜革命,到多元產業的溫暖聯動,他們用16年時間,證明商業不止一種溫度。
本期節目,主持人將對話嘉賓,聊聊那些紮根土地的執著與溫暖傳遞的回響。
在廣西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有兩位創業者用16年時光書寫了一段關於『紮根』與『傳遞』的故事。他們便是廣西愛國福太貿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黃陸斌與吳利娜——從2009年河池學院裡一間小小的超市起步,如今已搭建起覆蓋民生服務與綠色產業的多元商業生態,而貫穿始終的,是那份從未褪色的『善意』與『溫暖』。
回溯創業之初,2009年的河池學院校園裡,黃陸斌與吳利娜的第一家超市悄然開業。他們用最朴素的『貼近需求』,為創業路埋下第一顆溫暖的種子。誰也未曾想到,這顆種子會在16年間生根發芽,長成如今枝繁葉茂的商業版圖——從服務校園的食堂與超市,延伸至點綴城市的珠寶零售、新能源充電站;從承載旅途溫情的酒店運營、便捷民生的智慧停車場,到穿梭街巷的城市共享單車,再到紮根鄉野的生態農場果園。
旁人眼中『跳躍式』的擴張,在黃陸斌與吳利娜看來,卻是『圍繞需求深耕』的必然結果。『很多人問我們如何跨越多行業,其實核心從來沒變過——發現需求,創造價值,溫暖傳遞。』黃陸斌在訪談中道出的這句話,正是愛國福太發展的『底層邏輯』。這份對『需求』與『價值』的堅守,源於兩人刻在骨子裡的精神底色。作為抗戰老兵的後代,黃陸斌身上流淌著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早已融入企業發展的血脈。他始終認為,商業不應只追求利潤,更要肩負社會責任——這便是愛國福太『善意商業』理念的起點。而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吳利娜,自幼便懂得『善意是會流動的光』,她常說:『愛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行動。』兩人理念相通,讓愛國福太的每一項業務都形成了獨特的『能量循環』。
如今,在廣西福太北香果園,這份『能量循環』有了最生動的體現。這裡是黃陸斌與吳利娜打造智慧農業產業園的核心陣地,也是他們踐行『綠色』與『助農』的主戰場。為了種出高標准、零污染的有機少糖桔,團隊引入科學種植技術,反復調試培育方案,最終讓果園出產的砂糖橘糖度穩定在18度以上,成為高端鮮果市場的『搶手貨』。但對他們而言,『好果子』的意義不止於商業成功——通過搭建『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愛國福太幫助合作農戶實現畝產增收,讓果農的腰包鼓起來,讓鄉村的土地煥發生機。如今,這片果園不僅是優質水果的產地,更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落地典范』。
在愛國福太的賬本上,有一項特殊的記錄——『善意投資』。這筆資金不用於擴張規模,不用於營銷宣傳,而是精准投向最需要的地方:農業技術研發,為智慧農業昇級提供支橕;設立『風險共擔基金』,在自然災害來臨時為合作農戶兜底,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懮;在校園超市保留『助學崗位』,讓貧困學生能通過勤工儉學減輕生活負擔,在勞動中收獲成長。這份堅持也獲得了社會與政府的認可,愛國福太多次被評為『自治區萬企幫萬村先進企業』,成為『善意商業』的標杆。
十六載創業路,愛國福太的版圖在擴大,但黃陸斌與吳利娜對『溫暖』的追求從未改變。當被問及『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時,他們的答案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不是公司規模多大,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每一份溫暖的傳遞、每一次幫助的落地、每一個微笑的回響。』這些細碎的瞬間,纔是他們眼中創業最珍貴的回報。
面對未來,黃陸斌與吳利娜有著更清晰的規劃:進一步開放愛國福太的商業模式,讓『善意商業』的理念影響更多人,讓更多企業參與到『服務民生、助力鄉村』的隊伍中來。『愛是一切的解答,善意商業具有強大生命力,我們要讓商業的溫暖真正流動起來!』
從河池學院的一間小超市,到帶動一方發展的社會責任——黃陸斌與吳利娜用16年時光證明,商業可以有溫度,創業可以有善意。在他們的故事裡,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段成功的創業歷程,更是一種關於『如何用商業力量讓世界更美好』的思考與實踐。而這份紮根土地的執著、這份溫暖傳遞的回響,還將在未來的歲月裡,續寫更多動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