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速運到底牛在哪?-東北網民生-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民生 >> 行業動態

跨越速運到底牛在哪?

時間:2025-07-17 14:08 來源:日照新聞網 編輯:王聰

  如果一家公司的收入連續四年做到行業前三,大家會覺得它是『好』公司;如果這家公司的增長率連續四年超過25%,大家又會覺得它是『酷』公司;如果這家公司還能連續18年保持戰略定力不變,那麼它就是跨越速運。

  數據不會說謊,也更顯直白——2021年至2024年,跨越速運的零擔物流收入從113億元攀昇至237.2億元,連續四年復合增長率超25%。

  但凡對目前大環境和行業競爭態勢稍有認知的人,都能明顯感受到這份成績單背後的『含金量』。舉一個典型的例子,2023年全國零擔市場規模為1.22萬億元,但在貨量、運價雙重承壓之下,2024年同比下滑5.26%至1.16萬億元。

  對比是鮮明的。在經濟承壓的大環境下,在行業困於格局既定之時,跨越速運能夠逆勢增長實屬不易,也驗證了其穿越周期的能力。

  就眼下看,跨越速運過去所取得的成績,不僅讓同行看到了走出『同質化競爭』困境的可能,也為行業對抗『內卷』提供了一個極具觀察價值的樣本。

  01一次『豪賭』,基本路線的選擇

  在這樣一個豪強林立的時代,最大的考驗並不是外部競爭,而是自身對行業大勢和企業未來的認知、判斷和選擇。是墨守成規,受縛於舊模式?還是另闢蹊徑,闖出新道路?跨越選擇了後者,一條更艱難的路——差異化競爭。這條路,不出眾,就出局。

  從創立之日起,在跨越速運掌舵人胡海建的篤定與主導下,跨越速運定下了一條基本路線是:以『限時速運』為切入點,聚焦B端企業件客戶。

  必須承認,這一『差異化』競爭策略,有效避開了順豐、通達等頭部快遞巨頭的鋒芒,為自己找到了得以立足的空間,也為後續發展贏得了時間和機會。

  但也不可否認,這是一樁不太合算的生意。因為所有時效產品中,最難把控的實際上不是速度,而是穩定性,將速度和穩定性結合起來的限時達,需要在約定的時間內准確送達,超時即全額退費。

  路線選擇決定企業的未來,更關乎企業的生死。胡海建ALL IN限時速運的決定,多少有些形單影孤,對跨越速運來講,是一次『豪賭』,更是一次冒險。但這,僅僅是其雄心的起點。

  少有人知道的是,跨越速運創建的第二年,即2008年,華南、華東、華北三大機場操作中心就正式成立,搭建一張服務全國的『空網』謀劃由此發端並一發不可收拾。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憑借著『一諾定達』的高效和穩定,跨越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之後又相繼推出次日達、隔日達等時效產品,逐漸構建了一套高效、完整的服務體系。在跨越速運的服務半徑內,『當天達、次日達』等高時效產品的佔比和達成率,均在同行中處於靠前甚至領先水平。

  目前,跨越速運已經積累了千萬+企業客戶,年服務企業超過110萬家。之所以能夠獲得越來越多的客戶的青睞,除了全直營的組網和運營模式,靠的是在服務和穩定性方面的實力。

  基於在航空領域的前瞻性戰略布局,跨越速運牢牢掌握『制空權』。截至目前,跨越速運擁有21架全貨機,東西南北四大航空樞紐實現全線貫通,構建起『時效產品—全貨機運力—航空樞紐』的發展路徑,並與國航、南航、東航等國內十餘家主要航空公司達成了密切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聚集華南、華東地區80%的優質腹艙資源,實現『有機場的地方就有跨越』。

  客戶『用腳投票』的選擇,就是答案。如今,胡海建的遠見正在變成跨越速運的回報。

  02三角防線,一步不退

  在宏大敘事框架下,跨越速運的『逆襲』,很容易被人總結為『運氣』。

  如果拋開市場、行業這樣的宏大切面,過去18年來,玩家眾多,巨頭下場,跨越速運數次踩中時代節拍,看似偶然,可將其置於時代流變的背景下看,更多的是在機遇到來之前構築了一道『結硬寨,打呆仗』的三角防線,並以『一步不退』的姿態,挑戰行業固有規則,重新定義未來。

  第一道防線:技術築牆

  在殘酷的快遞物流江湖裡,崇尚技術的企業有很多,但像跨越速運這樣,從始至終執行如此徹底的企業頗為罕見。

  胡海建是技術出身,對技術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他有一個觀點,筆者非常認同。他說:真正能夠體現一家物流公司競爭力的,並不是擁有多少輛車和多少架飛機,而是技術賦能與業務場景的完美結合。

  對於技術的持續不斷的投入,為跨越速運築起了『護城河』,得以繞開競爭激烈的價格戰,不斷提昇內功。

  比如,跨越速運的核心科技是智能中樞系統『鑄劍系統』。該系統融合動態路由算法與AI視覺識別,每秒處理百萬級數據流,實時優化空陸聯運路徑,提昇資源協同效率35%;遇突發情況時,智能調度中心15分鍾內可切換應急方案,保障全鏈路穩定。

  再比如,跨越速運依托『千人千面』客戶畫像系統,為3C電子、醫療器械等21個重點行業提供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通過直連87%客戶的ERP系統,實現訂單自動解析、倉儲智能預調,助力制造業客戶庫存周轉率提昇40%。

  第二道防線:分錢凝心

  談錢,你可以說很俗,卻是最簡單、最真誠也是最直接的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

  懂行的人興許張口就是一堆關鍵詞:個人與團隊的合作,產品與服務的協同,資源與信息的共享,技術與工具的加持等等……

  在筆者看來,跨越速運的銷售之所以能夠聯動,歸根結底還是靠『敢分錢』來牽線。這一點有很多實打實的證據支橕。以圈內評價和認可度最高的銷售團隊為例,曾有人直言『提成不是一般的高』。此外,跨越速運每年發兩次獎金,且每次都以1.5的倍速增長。

  談好錢再乾活,這是商業世界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正是用成比例甚至是超預期的待遇和回報,纔能在員工心裡鑄就起牢不可破的歸屬感,大家纔會更有積極性,客戶體驗纔會更好,事業纔會更有希望。

  第三道防線:服務固基

  對待客戶的方式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高度。

  一個典型的例證,胡海建會親自管理總裁信箱,第一時間了解客戶反饋,並親自管理並監督落實情況,上下協同的閉環管理,這在物流行業中是非常少見的,也是難能可貴的。

  以身作則纔能上行下效。『以客戶為中心』不是光喊喊口號那麼簡單,一如胡海建所言——『優質的服務纔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不讓客戶滿意就是失職,將給客戶的品質服務落實在每一個運營細節中。』

  在服務流程上,跨越速運開創了7*24小時專人服務的先河,確保每一位客戶都能享受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專業服務。專人客服團隊緊密跟進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提供貼心、周到的『管家式服務』,由此可見『跨越式』服務的實力和穩定性,市場認可度也不言而喻。

  理解了這些,也就明白,為何千萬+企業客戶選擇跨越速運。更為重要的是,服務的穩定和時效,不僅收獲了高端客戶的青睞,也贏得了大眾市場的認可。2024年跨越速運還榮膺胡潤百富頒發的『中國物流服務最佳表現獎』,再次『佐證』了跨越堅實的客戶基礎和良好的服務口碑。

  03堅持不動搖,專注纔能專業

  『同感』總是一言難盡。放眼整個快遞物流江湖,不管是局內人,還是旁觀者,談及現狀和未來時,都面露難色。

  在紅海競爭和同質化嚴重的快遞物流江湖裡,外界一直想要知道的答案是:為何跨越速運歷經18年,成長勢頭依然不減,品牌號召力如日中天。

  大家都知道,當下的中國快遞物流江湖之爭,不論戰略,還是戰術,實際上都是透明的,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企業之間也在互相學習借鑒中成長。

  大家也很疑惑,跨越速運的『三角防線』雖然牢固,卻並非牢不可破,很明顯的一點,跨越能做到的,其他同行也不見得差到哪裡去。但跨越速運的經驗就擺在那裡,學不了,也借不會。為何?

  『專注到極致纔是專業』,這9個字基本上可以算是『跨越模式』的總結。

  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跨越速運成立18年始終保持『不輕易跨界』的定力。在這一階段內,有些友商經不起誘惑盲目『跨界』,有些不甘寂寞一味『求大』,有些則躺在功勞簿上『啃老』,泥沙俱下,好不熱鬧…從大格局看,同行們的選擇都有各自的考量,只可惜,還沒來得及鼓掌,它就已經謝幕了。

  反觀跨越速運,面對充滿誘惑和挑戰的環境,當其他同行還在糾結是否需要『放價搶量』的時候,跨越速運卻拒絕『內卷』,拒絕降低品質犧牲客戶利益,反而將資源投向航空和服務品質,將運輸時效推向新的高度。在其他同行都在絞盡腦汁分蛋糕時,跨越速運想的卻是如何將蛋糕上的奶油給客戶。

  改變是一種能力,不變是一種堅守。跨越速運18年來的實踐證明,一家企業的成長『密碼』,在於時代紅利,在於路線選擇,在於對客戶需求的深刻共情,對核心技術的執著投入,對服務體驗的極致雕琢,更在於那份堅持自我、專注專業的非凡勇氣。

  堅持就是勝利,專注纔能專業。往往越是最朴素的道理,卻最難選擇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