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29 16:00 來源:東北網 編輯:呂博
東北網10月29日訊 剛忙完秋收,海倫市共榮鎮萬寶村的貧困戶們開始收割、脫殼、篩選小菜園裡種植的雙青豆,並由鎮裡集中回收,現金結算。
萬寶村貧困戶李永富將自家近半畝地的小菜園收割完打了近300斤雙青豆,按每市斤4元的價格回收,這半畝地小菜園他一下就收入了1200元左右。
『以前我們房前屋後的小菜園就是種一些青菜,吃不了多少,除了給人就都扔了。近幾年通過發展小菜園,大伙都見到效益了。』李永富說。
今年,海倫市共榮鎮在萬寶村小菜園整村推進進行了種植,種植面積達164.7畝。為了更好的銷售雙青豆,鎮裡牽頭成立了海倫市常雙蔬菜種植合作社,將小菜園雙青豆注冊了『天然富粞』商標,打算搭乘電商平臺的銷售快車,實現好產品買上好價錢。
海倫市共榮鎮副鎮長楊文龍介紹說:『目前,我們正在與海倫市電商辦正在研究產品的包裝、設計及線上銷售,預計在一周內可實現產品上線。通過小菜園種植和收購的統計,預計戶均增收在1200元以上。』
這幾天,海倫市當地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黑龍江野泰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組織人員上門收購農戶小菜園種植的磨碴子玉米,今年,公司和海倫市海南鄉、紮音河鄉簽訂了農戶小菜園磨碴子玉米收購合同,兩個鄉鎮共整鄉推進種植了小菜園磨碴子玉米1509畝。
黑龍江野泰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趙亮介紹說:『年初的時候,我們簽訂的訂單是每市斤0.9元,因為今年秋季糧食價格上漲,我們也隨行就市提高了收購價格,保證農戶的利益。這個玉米品種,就是我們常說的玉米碴子,因為是小菜園種植的,加工出的玉米碴子口感和品質都非常好,市場認可度非常高,供不應求。』
小菜園產業是海倫市『1+3+5』特色扶貧產業之一。近年來,海倫市將其作為促進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路徑,引導鼓勵農民利用房前屋後的小菜園發展特色種植,將『方寸地』變成『增收田』。今年,該市小菜園共種植了鮮食玉米、笨玉米、紅小豆、馬鈴薯、蘿卜、油豆角、柿子、黃瓜、倭瓜、毛蔥、萬壽菊、蒲公英、大蒜等13個品種,種植面積為3.2萬畝,參與農戶6萬多戶,各鄉鎮根據農民種植習慣和市場需求,規劃建設了馬鈴薯、鮮食玉米、蒲公英、雜糧、蔬菜五個小菜園產業帶,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格局。此外,海倫市還積極探索農戶+小菜園+企業+電商的產加銷模式,讓優質的富硒農產品插上了電商的翅膀銷往全國各地。(張日東馬明超)